李洪卫新著《王阳明身心哲学研究——基于身心整体的生命养成》学术研讨会召开
下午场学术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吴晓蕃副教授主持,卢盈华教授评议。各位与会专家针对专著中相关问题继续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法生研究员表示,阅读该书时引发了他很多的思考,他专门就“性”和“气”关系的讨论和良知与自由意志的问题与李洪卫研究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广州中山归极书院院长沈鸿慎老师表示认同李洪卫研究员专著中大部分观点,他从康德哲学中道德律如何被认识、自由之情与感性情感的区分方面作了专门的报告。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绪琴教授提出《王阳明身心哲学研究》的“一个意义,两个问题”,指出该专著可能引发学术范式的转向,他也就朱子学和阳明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学身心之学的边界问题与李洪卫研究员进行了交流。宁波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邹建锋副教授指出,《王阳明身心哲学研究》从身心观角度入手,对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展开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基于心理学、身心治疗等跨学科领域比较分析,开拓了阳明心学研究的新空间、新进路。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陈鸿儒副教授从“洞见、会通、方法”三方面指出,《王阳明身心哲学研究》的写作体现出“个体的身心生命是中国哲学的原点”的根本洞见、会通的自觉意识与深厚功力以及方法论的自觉、一贯与开放性,是一部关于阳明身心哲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郭亮从李洪卫博士论文与新著之间的思想发展轨迹、新著学术贡献的五个突出面向和值得商榷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发言,并就书中个别具体问题进行了商讨。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志静博士就良知是否包含品鉴力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卢盈华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评议。之后,李洪卫研究员针对以上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两场论坛发言后,与会专家和线上部分学者进行了圆桌会议,参加会议的各位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化讨论。自由讨论气氛热烈,各位学者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其中西北大学吴益生博士对心学人物境遇的问题和心学逻辑语境下如何理解“恶”进行了分享,山西社科院宋大琦研究员对心学中个体性意识如何演变成公共性意识的问题展开了交流,上海师范大学沈尚武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