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协同社会创新研究院欢迎您!

中国社会科学院 |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网站地图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文

作者: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浏览统计:   发布时间:2024-12-26
  第七条 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开展科普工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普活动。
  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
  第八条 国家保护科普组织和科普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科普组织和科普人员自主开展科普活动,依法兴办科普事业。
  第九条 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
  第十条 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
  第十一条 国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引导公民培育科学和理性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
  第十二条 国家支持和促进科普对外合作与交流。
  第十三条 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设立科普奖项。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科普工作,应当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科普工作协调制度。
  第十五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国科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科普工作发展。
  国务院其他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科普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本地区有关的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