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协同社会创新研究院欢迎您!

中国社会科学院 |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网站地图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作者:  来源:中国慈善联合会  浏览统计:   发布时间:2024-03-13
第九章 信息公开
       第七十五条 国家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国务院民政部门建立健全统一的慈善信息平台,免费提供慈善信息发布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前款规定的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
       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平台发布慈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下列慈善信息:
       (一)慈善组织登记事项;
       (二)慈善信托备案事项;
       (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四)具有出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票据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五)对慈善活动的税收优惠、资助补贴等促进措施;
       (六)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信息;
       (七)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开展检查、评估的结果;
       (八)对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的表彰、处罚结果;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七十七条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
       第七十八条 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组织章程和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以及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上述信息有重大变更的,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
       第七十九条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其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详细公开募捐情况。
       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详细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第八十条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的,应当及时向捐赠人告知募捐情况、募得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
       第八十一条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向受益人告知其资助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等信息。
       第八十二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