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
强化区域旅游市场合作。立足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一体化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携手打造资源要素全域流动、供需互补、畅通高效的全域旅游市场。成立石家庄都市圈旅游协作机制,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客源共济、市场共拓、区域共治,打造品牌共同体,挖掘地方气象景观资源和气候生态资源,分场景、分类型、分季节携手策划精品旅游路线。推动文化旅游主体联动,设置旅游景区“联票”“年票”,促进石家庄都市圈内各市客源互引,协同开展旅游营销合作,推行城市间城际高铁“月票”“年票”制度,主动对接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发达地区,联合创新出台引流政策,探索面向全国发行石家庄都市圈旅游联票机制,努力让文化旅游市场“火”起来、文化旅游产业“强”起来、文化旅游经济“旺”起来。
完善区域旅游出行服务体系。联合完善“中心城区—旅游城镇—旅游景区(点)—服务驿站”四级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推动3A级以上景点设置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持续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打造一批智慧停车场。构建“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谋划建设沿滹沱河、滏阳河、太行山等重点景区的慢行优质绿道网络和石家庄都市圈内各市主城区的快速干线路,统筹推进机场、地铁、公交、道路客运等交通“零换乘”服务体系,加快旅客联程运输发展。大力发展直达景区景点的定制客运班线,综合利用汽车客运站资源拓展旅游集散功能。完善旅游通道建设,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增设自驾游服务设施,开辟石家庄—阳泉城际等旅游公交专线,衔接好景区“小交通”与城际“大交通”,增强旅游交通便利性、通达性。协同推进统一的旅游标识引导系统建设,加大老年人、残障人士便利化旅游设施建设和信息引导、人工帮扶服务力度,构建山地旅游紧急救援体系,为游客提供旅游安全保障。
推进旅游市场一体化管理。协同开展旅游市场监管行动,打造旅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加强导游与旅行社管理,健全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旅游者投诉的有效受理系统,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与监管的志愿者队伍。推动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开发山水古韵冀中南文化旅游APP,实现石家庄都市圈范围内“一码(证)畅游”,推动3A级以上景区实现网络全覆盖,支持在线旅游、直播云游等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自助售票、一键求助等智慧化服务全覆盖。实时发布旅游景区游客量、道路出行、气象预警和提示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安心舒适、安全可靠的旅游环境。
九、携手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共建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通道。
融入链接铁路大通道。依托石家庄国际陆港,重点联通日韩、欧洲、中亚等国际市场,加强境内外经营网点建设。依托朔黄铁路、石德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邯黄铁路等,对接中欧班列,拓展与二连浩特、满洲里、同江等口岸合作范围。加强与西安、郑州、乌鲁木齐、连云港等地主要国际班列平台公司协同联动,打通面向新亚欧大陆桥的国际货运班列运输网络,加速融入“连通东西南北、网络覆盖全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强国际班列品牌建设,打造“数字班列”“冷链班列”等特色品牌。
